梁伯韜2007年加入了CVC,從事私募股權投資。蔡東豪形容這是非常明智的轉型。在我看來,私募股權基金行業亦不見得比投行對香港人友好。近年在內地比較好的項目都非常少,而且估值一點也不便宜。在高估值的基礎上賺錢是極高難度動作。內地有統計指,過去數年有過千個私募基金倒閉。而且,如果一家不錯的公司想找戰略合作夥伴,肯定會有數十個私募基金找上門。而他們的基金經理都是英美一線大學畢業,有多年投行及管理顧問經驗,很有星味。你又憑什麼把項目拿下?
你可能心想,我是他媽的哈佛畢業生,跟了他媽的Fred Hu 很多年了,是這個他媽的行業最頂尖的分析員。這個deal怎不是我的囊中物?結果,公司的陳總打電話過來,說博裕基金的童總昨晚跟他喝酒:
“您都知道他们的背景吧。有话语权的人帮忙说话肯定有影响力吧。我说什么,您都懂的。哈哈哈!你是十分优秀的人才,不过这次就不好意思了。哈哈哈,往后有机会必定会找您!”
對,人家有太子黨在背後撐腰。你可以怎樣啊?相比投行,私募基金經理在政商界的人脈及影響力更為重要 - 這點在在內地尤甚。君不見近年“睇得又打得”的“紅二代、官三代”很多都離開了投行的迎送生涯,投入了私募基金的懷抱?
Ok.
哪怕可以在眾多的基金的脫穎而出,成功投在項目中,你又怎樣幫公司增值啊?比如說,有一天,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找你的客戶,說:如果你不大投廣告在我們的台,咱們就作故仔爆你大鑊。那時候,你夠薑代表個客,飛上北京,同央視的老總講:X你啊,我老闆系溫總個仔,你收皮啦!人家可能會苦口婆心跟你講,呢位香港同胞,你不如學下普通話再番來搵我啦。
Starbucks搞唔掂,Apple搞唔掂,一個普通香港銀行家可以點啊,下?
所以,我覺得,銀行家要轉型的話,要轉到會發達的行業:地產霸權!所以,與其以梁伯韜的投行事業來總結香港ibanker的轉型,我會用資本策略(497)的主席鍾楚義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